第三百零四章 固体电解质的思路 (第2/2页)
当然,对于这种事情,他倒是没有在意太多,最多也就在心中赞叹一声“好似,开香槟咯”。
关心这种事情,还不如关心他的下一个目标。
脑海之中,模拟空间之内。
借着还没有完成课题而没有结束的模拟空间,他现在正在继续研究着固态锂电池的技术。
对于固态锂电池来说,其中最难解决的技术,也仍然是材料技术,或者说,在人类的应用技术当中,最本质的难点,都来源于材料。
固态锂电池中,最大的难点也就是固体电解质材料解决。
作为电解质,承担着电子转移的重要的职责。
而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当中,电子的转移是通过离子的转移来实现的,显然,对于固体电解质来说,想要离子在内部转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,或者说,不符合常理的事情。
所以,固体电解质从某种程度来说,其也有着固-液二重性的性质,为了研究这种新型材料,也使得学术界中形成了一种叫做固态离子学的新研究方向。
而对于李牧来说,自从他开始研究这个固态离子学之后,就惊奇地发现,它和自己现在研究的这个课题十分适配。
或者说,两者在物理学上,有着共通点。
而且最关键的是,李牧的脑海中,还有着这方面的资料。
因此——
他现在的成果,已经称得上是十分的斐然。
模拟空间之中。
“固体电解质……或者说快离子导体,其晶体内部必须存在一定数量的可动离子,这样才能保证电化学反应的发生。”
李牧回想着曾经翻看的各种资料。
“远离平衡态问题,以及高载流子浓度问题……这些在固态离子学中的重点问题,从数学角度来讨论的话,似乎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来进行解释。”
模拟空间之中,李牧的视野面前,根据他的思考,开始浮现出了一系列的算式。
他算是将模拟空间直接当成了自己的草稿纸来进行演算。
解决应用问题,先从理论方面出手,这是李牧的习惯,而这段时间以来,他明面上在科研院中研究着常温超导体的合成,实际上,他平时便都是在模拟空间中研究着固态离子学方面的理论,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。
现在,他也终于得到了一个最佳的理论模型。
这个数学模型,大概可以作为固态离子学中最基本的模型,就像是薛定谔方程在量子力学的地位一样。
是一座大厦落成之前的地基。
李牧的眉头一挑,露出了笑容。
“有了!”
“硫化锂!”
就在他找到了固态电解质方向的时候,门铃声忽然响起,让他从高兴中回过了神。
谁来了?
疑惑中,他下了楼,打开门一看,就见到是张亮伟来了。
“老张啊,怎么突然过来了?”
他问道。
张亮伟摆摆手:“先进去让我喝口水再说,可累死我了。”
李牧不由笑道:“有这么累的吗?”
“那可不,我今天早上六点坐飞机去的上京,然后去了中海一趟,刚才就又坐飞机回来了,饭都没吃上一顿。”
“这么急?”
“那可不!”张亮伟说道:“都是为了你搞出来的东西啊。”
这个时候,他们也走到了客厅,李牧给他倒了杯温水,饮水机算是比较高端的那种,既能出开水,也能出温水和冷水。
接过温水,张亮伟一口气就全给喝了下去,不管怎么说,饿的时候,喝水也是能够稍微缓解一下那种感觉的。
喝了一大口水,随后他便重新看向李牧,郑重地说道:“好了,说正事,我来找你,是向你传达上面的意思。”
“首先感谢你研究出来的常温超导体,这个新型材料,将会对我们全国上下带来巨大的改变,甚至在未来10年的时间内,改善我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上的地位。”
“当然,前提是咱们能够在这10年的时间内,好好把握住常温超导体带来的契机,至少,咱们得要有一种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吧?而且还得是在保密性上比较高的那种。”
说到这,张亮伟忽的嘿嘿一笑,随后道:“所以……上面又想到了你,这个生产方式的研究,可能还是得拜托你了。”
李牧失笑地摇摇头,“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,就这啊?”
张亮伟一脸紧张:“怎么说?”
“你等我一下。”
李牧说道。
随后,他便返回了自己的楼上,拿了一个U盘下来,交给了张亮伟:“喏,都在里面了。”
他当初在模拟空间中就已经顺带地把规模生产设计方案给搞定了。
模拟空间,同样是研究生成规模生产方案的好工具。
毕竟,他可以不用在乎时间和成本,直接把生产线给造出来,比较一下不同方案的生产效率。
而放到现实中,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张亮伟顿时就愣住了。
“啥?这是什么?你都已经设计好了?”
“嗯。”
李牧点点头,十分平静地说道:“根据我这个方案来的话,成本来算,差不多也就五千多块钱每公斤,比铌钛超导丝贵了一倍左右。”
“考虑边际成本的话,还可以再降。”
“到时候完全可以采用全自动工厂,不需要员工,基本上也完全避免了泄密的可能性。”
看着李牧的样子,张亮伟的目光越发敬重了起来,随后他郑重点头,说道:“谢谢你了,李院长,你的功劳,国家不会忘记。”
而后,他起身,将杯中的水全部喝完后,说道:“那我就不多留了,得继续回上京了。”
“好。”
李牧点头。
送走了张亮伟,他轻轻摇头。
一天坐三趟飞机,希望他的身体扛得住吧。
(本章完)